第002章:中医诊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张景紧跟着李渔,转过一个弯,果然,国医堂就在近前。
抬眼望去,经典徽派建筑的门楼下,悬挂着“国医堂”三个鎏金大字,在朝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大门的两侧是一副对联,紫红色的檀木上雕刻的祖母绿色字体格外醒目。
上联是“国医华堂承仲景准绳”,下联是“杏林名圃师南阳典则”。
进入大厅,则是一条条挂号候诊的长龙,秩序井然。
张景不禁感慨,果然是没对比就没有伤害。
单就这波患者的数量来看,明德堂从开业至今,所有医生的门诊量加起来恐怕也不及一半。
突然间,张景发现这家国医堂的全称为“国医堂中医门诊部甲子市分店”。
甲子市?
这么奇怪的一个城市名,现实中别说是省会了,全国也绝对找不出。
看来,系统果然是设计了一个虚拟的城市。
只是,一切都模拟得如此的逼真,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
李渔见张景愣在那里半晌不动,忍不住小声催促道:“小张,别磨蹭了,抓紧时间,我还要介绍一位师姐给你认识呢。”
师姐?
张景一听,竟然有点小期待。
也不知道她跟师多长时间了,医术水平如何?
以后能有个可以相互切磋的同门,对自己医术的进步应该帮助不小。
很快,就来到位于二楼的诊室,标牌上写着:李渔主治中医师。
张景又扫了一眼门口悬挂着的医生简介,起首第一行就写着:李渔,青年中医专家,刘老学术传承人……
刘老?
仅仅这个名字,就亮瞎了他的钛合金狗眼。
刘老是经方派的代表人物,当今只要研究伤寒的,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刘老不仅善用经方,而且将古方今用,收到了显著的疗效,也将经方学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此外,刘老在教学、临床之余,笔耕不辍,写了大量的著作,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伤寒契要》、《伤寒论通俗讲话》、《经方临证指南》等30余部,先后发表中医学术论文110余篇,在中医界享有崇高地位。
想不到李渔年纪轻轻,竟然这样大有来头。
张景很惭愧,当初自己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小张,怎么又发呆了?快来认识一下师姐吧。”李渔脸色微沉。
心道:这小伙子咋回事,怎么感觉有点呆头呆脑,不太聪明的样子。
张景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抬眼看去。
只见一个年龄和自己一般大,梳着马尾辫的女孩,此时正盯着他看。
眼睛很大很亮,但眼神似乎有点怪怪的。
“你好!我叫李思萌。”女孩大大方方地伸出了右手。
倒是张景,毕竟第一次和女孩子握手,难免略微有些不自然。
伸手轻轻握了两下便立刻松开,微笑道:“师姐您好,我叫张景。”
李思萌被眼前这个面容清秀,略显腼腆的大男孩吸引住了,娇笑道:“小哥哥,别这么客气,叫我思萌就行。”
“思萌,严肃点!”一旁的李渔轻声呵斥。
李思萌这才收住笑容,有些不情愿的嘟囔了句:“知道啦,师父。”
张景也觉得这女孩确实有点轻浮,真搞不懂李渔怎么会收这样一个徒弟。
“好啦,思萌,你赶紧带师弟去找件工作服,马上要开诊了!”
张景于是根据李思萌的指引,去更衣室穿好了白大褂。
再次回到诊室的时候,李渔已然落座。
李思萌也拿着本子和笔,端坐在他的左后方。
看见张景来了,李渔指了指右边的方凳。
“小张,坐这里,待会儿患者来了,你先给号号脉。”
张景一听,顿时有些忐忑。
心道:怎么刚来就要上手,他可没什么诊脉经验呢。
其实,放眼当下,即便临床多年的中医,真正会诊脉的可能连一半都不到。
很多中医,都只是做做诊脉的动作,装装样子罢了。
至于诊脉高手,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
张景略微想了想,还是决定直接坦白:“李老师,我还不怎么会脉诊。”
李渔皱了皱眉头,问:“难道你们学校的老师没有教过?”
“学得不太好。”张景艰难地挤出几个字。
李渔微微摇了摇头,严肃地说道:“中医四诊之中,以脉诊和舌诊为重,脉诊更是重中之重。要当一名真正的中医,这个不学好可不行。”
张景表情有些尴尬。
李渔又问:“那你们《中医诊断学》课本上教的,寸关尺三部脉的定位方法总会吧?”
说起理论知识,张景自然不在话下。
于是清了清嗓子,立马背诵起来:“手腕高骨为关,从关至鱼际得同身之一寸,故名寸部。从关至尺泽得同身之一尺,故名尺部。阳出阴入,以关为界,故名关部。”
“具体的定位方法是,桡骨茎突处为关,关上方靠近腕关节处为寸,关后方靠近肘端位置为尺。”
李渔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继续问道:“基本持脉手法呢?还有印象吗?。”
“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
“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附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者,阴阳相适,中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
李渔听完后,点了点头,心道:原本以为张景的基础会很差。现在看来,至少理论知识还是蛮扎实的嘛。
就在此时,敲门声响了起来。
“请进!”李渔对着门外轻轻喊了一声。
一个中年男性患者推开门,东张西望地走了进来。
李渔让张景将方凳移到诊桌前,鼓励道:“诊脉的时候,把心沉下去,时间可以长一些,仔细体会指下感觉。”
“请坐!”张景定了定神,招呼男患者。
“医生,我……”男患者刚刚落座,便准备说出自己的症状。
李渔连忙制止了他:“你好,请先别说话,待我们诊完脉后再询问你。”
患者“哦”了一声,立马闭上了嘴巴,只剩满脸的狐疑。
“张医生,开始诊脉吧。”
对于称呼的突然改变,张景先是微微一愣,不过立马明白过来。
毕竟在患者面前,当然是这样显得尊重。
“请将左手放上来,手心朝上。”张景不紧不慢的说道。
男患者依言将手腕置于脉枕之上。
张景伸出右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照标准定位法,分别定好寸关尺三部。
为了让心完全静下来,张景索性闭起了双眼。
先是总按,也就是三指平齐,同时发力,先轻,后重,再换以中等力度。
随后,又采用单指分别点按,同样是运用举按寻三法。即轻举,重按,中寻。
张景努力回忆起十二种常见脉象的特点,细细甄别每一部脉象情况。
同时,李渔也在一旁悉心指导。
不知过了多久,张景终于慢慢睁开了眼睛。
轻轻放下手,点头示意:“可以了。”
李渔嗯了一声,微微颔首。
接着,便开始亲自为男患者诊脉。
张景在一旁仔细地观察,发现他表情气定神闲,指法极其娴熟,一看就是诊脉高手。
两只手加一起,总共用时大约为五六分钟。
诊完脉,李渔对张景说:“现在,可以说说你的脉诊结果了。”
“应为浮弦之脉,《脉经》有云: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为浮脉。又云: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为弦脉。我诊此脉,浮于手下,轻取即得,且如张弓之弦,重按则减,故应为浮弦之脉无疑了。”
李渔笑了,这小伙子,果然一点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