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交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风雨华夏,血色衣冠!
封禅泰山
自秦始皇开此先河以后,每一个功成名就的皇帝都会试图来上这么一次以证明自己。只是终究能成行者,不过寥寥数人。
然而对这在泰山附近交战的两股势力来说,他们还想不了那么远,他们现在思考的则是泰山的战略意义。
双方不断的骚扰,试探之下,彼此其实心里都很明白,如果不想在成片的湿地处开战的话,也只有一处战场可选。
此地毗邻泰山支脉,如果敌人提前设伏,那么对士气的打击不可估量。
深刻明白这一点的朱温命令氏叔琮和杨师厚各自率领本部提前赶到了这里,如果敌人真的有埋伏,两人的部队足以将其扫清,如果敌人没有埋伏,那么他们两支部队就埋伏在这里。
事情是令人欣喜的,杨师厚与氏叔琮两个人并没有发现西楚军队的踪迹——虽然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毕竟相对于楚国,梁国距离此地更近一点,氏叔琮与杨师厚强行军之下很快就能到达。
每间隔一天,朱温就能够收到两个人传递过来的消息。
或许是因为西楚兵力更少的缘故,就行军速度上而言楚军要比梁军还快上几分。换句话说,尽管梁国离此处更近,但是楚军可能会以更快的速度抵达,占据有利地形。
为了不被楚军看出破绽,朱温也命令士兵们加快了行军速度。但最终还是“棋差一招”,比楚军的行动速度还是略慢。
既然做好了决战的准备,双方也就收敛起了一些无谓的小动作——虽然必要的防备还是存在的。
一天后,双方各自整兵出阵,彼此相隔一里,同时停步。
两军国力的差距,肉眼可见:梁军不同的将领所率领的部队,铠甲的颜色甚至都能做到不尽相同,而且每个人的铠甲上都能做到缕金挂银,在日光的照射下耀人眼目。
相比之下,西楚这边就沉闷了很多,所有人的铠甲都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暗红色。
两边的战场没有任何的声音,只有沉默的气氛在不断的蔓延——尽管经过了一年的训练,但是未曾经历一次这种级别的大战,哪一边的士卒都不能用“老兵”这个词来形容。
“杀!”或许是气势积累到了极点,或许是承受不住战场的压力,伴随着某个梁军士卒的怒吼,所有的士卒群起响应,双方,正式接战!
刀盾碰撞,箭矢纷飞,双方士卒尚未接战,两方的士卒便已经纷纷倒下。终究是梁军的装备更胜一筹,倒下的楚军士卒数量要多于梁军。
但是一里的距离,对于相向而行的两支部队而言,其实很近。两支部队很快便短兵相接。
朱温骑着骏马,处于阵心偏后的位置,打量着此时交战的双方。
西楚军结成的是一个很标准的鱼鳞阵,很明显那位项王也明白自己的劣势:楚军兵力远少于梁,如果想要获取胜利就不应该采用扩张战线、增大交战面积的手段,反而应该集中兵力,争取从中央一举破阵。
想法没错,但是只凭借这样可不够。朱温变换了鼓点,传递着自己的军令。
很快,康怀贞、庞师古率领自己的部队从后方的阵线中杀出,向着楚军阵势的后方掩杀过去。
但凡突破型阵势,后方都会是致命的缺点。虽然从阵线中抽出两路也摊薄了梁军的展现厚度,但是梁军兵多将广,就算是抽出两路也不会影响正面的交战,而楚军绝对不敢变阵。双方的部队都难以被称作老兵,执行不了太复杂的战术命令,一旦军令有变,绝对会闹出大乱子,前秦的苻坚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朱温已经打探过了,西楚的兵将本就不多,因此这一次霸王也只是带了英布和龙且出阵,在这种情况下,霸王自身可用的选择并不多。
果不其然,伴随着梁军的动作,楚军从后方调出了一支部队,试图封堵自身的后方空隙。
随即,梁军鼓点再变,与楚军前线交战处的梁军阵线猛然间裂开了一部分,而处于本能性,西楚军的士卒直接沿着战线切入了进来。
如果是势均力敌的战斗,这种自家阵线裂开的行为无异于自寻死路,但是现在梁军兵多,这样的行为有足够的兵力拖底,阵线非但不会被贯穿,反而能够增大双方的战线宽度,进一步发挥出梁军兵力的优势。
根据朱温从历史书上的认知,这个时候霸王的选择只有一个:放弃指挥的位置,身先士卒,用个人的武力直接破阵。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后阵的令旗没有什么动作,反而是鱼鳞阵的前端有了动作。
伴随着梁军战线裂开,士卒本能的冲入战线,将原本的鱼鳞阵延伸出了几个长刺,不能维持原本的阵型之后,位于原本最前方的士兵们在一员骁将的带领下直接发起了冲锋。
这种五万人的战场上,猛将看准破绽,以自身武力作为带动,率领士兵强行破阵的手段同样适用,尤其在对方是精擅此道的项籍的时候。
但是这种手段也容易被反制:只要有人能够拦住对方,将这股冲锋的势头打下去,后续部队跟进,那就可以轻松地解决问题。
所以回归到那个问题,需要有人凭借着个人武力拦住项籍。
梁军鼓点再变,两员骑将身先士卒,直接朝着楚军试图破阵的士兵们冲了过去。正是朱温手下武力最强的将军:王彦章与刘知俊。
朱温相信,这两个人合力,就算是霸王想要战胜,也需要一点时间。而这点时间足够让他调度兵马,封死楚军的突破路线。
事情的发展如他所料,在王彦章和刘知俊加入以后,前线再无力量突破梁军战线。
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楚军的鼓点声响了起来。
朱温的脸色忽然变了,因为在他的耳畔,响起了同样的鼓点!
一支楚军骑兵,不知何时越过了梁军的侧翼,直接向着梁军的本阵杀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