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爱这片土地 > 第12章 办竹器厂的设想

第12章 办竹器厂的设想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爱这片土地!

正想到这儿,玉环带着爷爷进来了:“贺凡来啦!听环儿说你找我有事商量?”

“是的!爷爷,您先坐下,喝口水,我跟您商量一件事儿。”

“什么事儿?神神秘秘的,有话直说,有屁就放。”

“爷爷,那我就直说啦!”

“快说,这可不像你从前的性格。睡了两天两夜,就开始跟爷爷讲斯文,装客气了?”

“爷爷,您在坪乡几十年了,觉得这两年来咱们坪乡发展的怎么样?”

“自从知青来了之后,坪乡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宁境公社范围里,咱们坪乡可以算是很不错了,最大的变化是粮食能自给自足,大家能吃饱饭。”

“爷爷,这两年来,我看到您家里有不少自己编的竹篮、竹筐,还有竹凳子、竹床、竹席……

不瞒您说,我想为咱们坪乡找一条能长远发展的路子……”

“哦!看来你是想在竹子身上打主意?坪乡这地方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竹子。

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满山遍野都是各种各样的竹子,编竹制品的活儿,小孩儿都会。”

“整个坪乡生产队,就属我爷爷的竹工手艺最好,每次拿到集市上,换的东西最多。”刚才一直不吭声的玉莲在一旁说道。

“是啊!我正因为看到爷爷做的这些竹制品,所以才来跟爷爷商量。爷爷,你就没想过把这些竹制用品卖到城里去吗?”

“没想过,最多就是公社赶集的时候,拿到集市上换一些油盐酱醋或日用品什么的。”

“爷爷,我有一个想法,您看是否可行?”

“什么想法,说出来听听?”

“我想由您出面,带动各家各户家的大妈大婶编制各种竹制品。”

“问题是这些竹制品往哪卖呀?”

“这您放心!销路的问题,我来想办法解决……”

“贺凡,歪门邪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事情咱们可不能干!”

“放心吧!爷爷,犯法乱纪的事,咱肯定不能干!”

“那你说给爷爷听听,这些竹制品,你准备怎么个卖法?”

“通过供销社这条销路,咱们和县供销社建立一个长期的供应关系……”

“听你的意思是,让县供销社收购咱们山里的竹制品?供销社能要咱们的东西吗?”

“如果我们做出的竹制品,能让城里人喜欢,让城里人感到实用、好用,供销社是愿意统购统销的。”

“可是城里人喜欢什么样的竹制品,咱们怎么知道?”

“这点您放心,咱们可以通过县供销社做市场调研,然后根据城里的市场需求订制。

市场调研做好了,咱们只要对接供销社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社员的收入就能得到长期稳定的保证。”

“嗯!听起来是不错。不过,是不是应该跟郭支书商量一下……”

“这件事情一定要跟郭书记商量,但我想等过一段时间再跟他说。

目前首先要做的是先拿出几个样品,看看市场的需求和反应。

我准备忙完双抢之后,去县城和省城一趟。

正好夏季到了,我想请您做几副竹窗帘、竹席、椅子垫的样品,先去县供销社、宁州市供销社、省供销社探探路。

到时候我争取把城里的需求和反馈意见、包括供销社的收购价格带回来,咱们再一块儿跟郭书记商量。

如果合适的话,我想由坪乡生产队组织办一个竹器厂,

和供销社直接签订合同。

一开始先按供销社的需求量订制,等到销路打开之后,再逐渐扩大规模。

而且竹制品这个项目并不占用生产队的全劳力,只要大妈大婶就能做了。

劳动力成本并不高,我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当前干农活的全劳力计工分,一年下来竹器厂工人的个人收入不低于三位数,扣除个人收入,生产队的利润不低于五位数。”

“贺凡,你的意思是,在咱们坪乡办工厂?”玉莲看着问道。

“是啊!是集体所有制的工厂。

虽然坪乡这几年在宁境公社算是不错了,但离真正的脱贫还远着。

仅仅依靠农产品是不够的,仅仅依靠各家各户单打独斗是发展不起来的。

必须走农村集体工业化的道路,依靠当地的特色,生产有竞争优势的商品才能带动坪乡的发展……”

“贺凡,你这是怎么了?睡了两天两夜就想了这么一出?

之前你整天总是闷闷不乐的,是不是这两天做了什么梦啦?”玉环看着贺凡,觉得他整个变了一个人似的。

“不是梦,是愿景,是蓝图,是一个通过我们一起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正好玉莲和玉环在,就干脆把我的想法说开了吧。

我想首先通过竹器厂这个项目,为坪乡生产队赚钱,为将来的发展打好经济基础。

打好经济基础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坪乡的教育水平、医疗水平和道路交通网络,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你们想想,如今这些年,咱们坪乡的社员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社员的工分值是全公社最高的。

但是,接下来大伙儿最需要的是什么?”

“吃好,穿好……”

“吃好穿好满足以后呢?”

“教育,医疗,交通。”玉莲说道。

“玉莲说得没错!真正意义上的脱贫不仅仅是解决肚子温饱问题,不仅仅是解决穿衣吃饭问题,还有精神上的温饱。

如果文化教育和医疗条件跟不上,道路交通问题不解决,坪乡永远谈不上真正的脱贫。”

贺凡说完转过身子看着玉环接着说:“玉环,你告诉我,坪乡大队目前还有多少适龄儿童没上小学?”

“将近三分之一。”

“什么原因?”

“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二十几个自然村分散,路途太远,孩子们没法当天来回,学校又没有办法解决学生住宿问题。”

“我再问你!现在的坪乡小学有几位老师?”

“专职的就我一人,其他两位都是兼职的。”

“坪乡小学是1974年建立的,如今只有小学三年级。

接下来如果要设立四、五、六年级,你考虑过没有?师资的问题,教学设备的问题怎么解决?

如果跟不上,那些高年级的学生就得跟你们姐妹俩当面那样,走四十多公里,到宁境公社的小学上学……否则他们就得辍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