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陈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魏王侯!
徐子先连侯府都没有回,安顿了小妹等人之后,直接带着聘礼往昌文侯府去。
他本人和大量的牙将,还有陈佐才,刘益,张虎臣,林存信等着都换下武袍,穿上正式的官袍。
大队人马之后是大队的挑夫,从南安一路雇着挑到府城来。
侯府世子的喜事也是轰动了南安,被选中的挑夫都是喜气洋洋,聘礼徐子先没有操心,只是拨付了三万贯钱出来,由李仪等人负责操持。
八十一个挑夫挑着大大小小的箱子圆盒,两盒金,两盒银,还有八盒崭新的铜钱,另外就是一些金银饰,衣料衣物,还有花茶,干果,团圆饼,酒,绸缎等物,等迎娶时,昌文侯府的嫁妆也叫很多人家暗地里议论。
比家底,现在的南安侯府还是拍马也跟不上昌文侯府,两家的联姻也不是简单的婚事,还涉及到两个家族在军政权力商业上的合作。
现在昌文侯府与南安那边已经在合作棉花布匹纺织的生意,下一步徐子先还有钱庄银号的生意,码头仓储生意等等,都是可以与昌文侯府合作。
婚事能成,不光是徐子先在军政上的成就,昌文侯府的陈笃光,陈笃忠等族中的长辈,对徐子先的生意头脑,也是相当的认可与接纳。
徐子先在南安河与闽江放的几万只鸭子,还有两三千亩陆续开辟出来的菜园,加上大量的生猪,鸡,羊,这些团练的人数已经消耗不掉,府城对这些农产品的需求量很大,预计在这一块上,集团农庄式生产方式节省了不小成本,光是这一块,一年几万贯的收益是有的。
相比三万贯的聘礼,徐子先也不知道陈笃敬会回什么礼,估计会在聘礼的数倍以上。
行到三官堂附近时,魏翼骑着一匹枣红马赶过来,他也换了一身举人袍服,喜气洋洋的加入了队伍。
“可惜子张兄不在。”魏翼一脸遗憾的道:“不然他现在得多高兴。”
“我们很快能和子张兄见面。”徐子先笑道:“到时候补请他一顿酒便是。”
魏翼是明年与徐子先一起北上,徐子先是锁厅试考武官,魏翼则是考文官进士。徐子先记得魏翼未能高中,黯然回乡,在下一科再考举人,再赴京考进士,最终任官时大魏已经快亡国了,当然没能做出什么事业来。
他想了想,说道:“子张兄要和我一起应武官试,燕客你应文进士试。现在你在周报的事太忙,要么你干脆不要北上,在周报多干几年,多攒些声望人脉。要么就把周报的职位给辞了,专心温书,年上到我们出,还有十来天光景,这时间不要虚掷浪费,再于船上和至京师苦读,我们三人一起赴京,我是想都能风光得意的回来……”
魏翼看了徐子先一眼,垂下眼皮想了想,说道:“明达你说的对,我还是把周报的事给辞了去吧,那里做的再好,我家里怕也饶不过我。”
徐子先闻言笑将起来,世家子弟,享受的同时就有责任。
魏翼的家族也是官绅世家,当然远不及昌文侯府,但世代官绅,家族中每一代总有几个进士,这已经很是了不起了,若是魏翼不能中,怕是最少要考到四十岁,实在没戏了,家里人才会放过他。
于其耽搁沉浮十几二十年,不如痛下决心,把这个鬼门关给过了,这才是最合适的想法和做法。
“明达,”魏翼突然道:“你现在真是变了许多。适才那样的话,以前只有子张劝我,要是以前的你,除了愤世嫉俗的话,实在也说不出象样的规劝朋友的话。”
“朋友之道,当然是扶携并进。”徐子先不正面回答,只道:“闲话不多说,一会儿到了昌文侯府,你可得替我多挡几轮酒。”
“这是义不容辞的事。”魏翼笑着应下来,看看左右,又笑道:“不过明达你是兵强马壮了,看着你身边的诸位,怕是没有我的用武之地……”
刘益就在徐子先左侧,落后一两步骑着马跟着,硕大的酒糟鼻相当显眼,魏翼当然是有所指而言,众人闻言,都是大笑起来。
……
至昌文侯府,侯府早就得信,正门大开,陈正志一身七品文官的官袍,站在大门口替尊亲长辈亲迎未来的妹婿。
双方长揖而礼,然后看着挑夫鱼贯而入,再由陈志正将众人引入二门,直到昌文侯府的正堂之下。
这一次是纳征礼,礼成之后,亲事已定,徐子先看到一袭从二品侯爵袍服的陈笃敬,也看到了脸色微红的陈文珺,看着美丽无比的少女脸上似有微醺之态,显然是害羞与欢喜兼有,他心中也是有恍惚之感。
前世今生,终于得偿所愿。
当世礼仪,并没有婚前不能见面的道理,在众人纷纷见礼时,陈文珺都是大大方方的向徐子先行礼问好。
请期和亲迎之后,双方才会改口,徐子先称陈笃敬仍为叔父,对陈文珺以三妹相称。
乱哄哄的当口,徐子先忍不住对陈文珺小声道:“五年前就盼望的事,今天总算满意了。”
陈文珺面色红的更厉害,也是忍不住白了徐子先一眼。
徐子先现在可是不蠢,不再是那个键盘低手的恋爱专家,他当然是看的出来,眼前的少女对他的话,十分满意。
可能每个少女都会患得患失,既欢喜徐子先,也接纳了他,但又希望对方是真心喜爱自己,而不是因为家世和世俗的考量。
虽然知道事不可免,但陈文珺对徐子先的话,应是十分欢喜。
“必不负君。”当着众人,陈文珺怎会说什么过份的话,只是回答之时,声音颤抖,身子也在微微抖着。
“你们俩过一阵子有的是功夫说话……”陈笃敬的堂弟陈笃光走过来,拉着徐子先走到陈府正堂安知堂的正中阶上,大声道:“各人都过来,认识一下明达。”
众人俱是从散乱的状态回转过来,众多的眼光看向徐子先。
魏翼与徐子先相识多年,还是头一回看到这位好兄弟处于这么多达官贵人的正中心,不仅如此,还是每人均含笑看向徐子先,眼神不乏好奇,仰慕,甚至是讨好。
他心生感慨,往后退了两步,心里想着可惜徐应宾看不到,徐子先和徐应宾父子应该是以这件事最为遗憾。
“这位是陈正心,大理司评事,权知泉州南安县。”
“陈正谊,左正言,汀州长汀县知县。”
“陈正宾,符宝郎,澎湖县知县。”
“陈耀宗,殿中侍御史,建州观军容使。”
“陈德道,建州州同。”
“陈笃名,你十一叔,集英殿修撰,这一次从京师请假回福州探亲,正巧遇上了。”
“陈笃中,东藩上寨知寨,防御使。”
“陈笃务,左谏议大夫,福建路转运副使。”
“这位是张子清,日后称二姑父,中书舍人,兴化军宣抚副使。”
“刘宝瑞,四姑父,中书舍人,邵武军宣抚使。”
“嗯,这位是李明宇,大姐夫,殿中侍御史,福建路观风使,闽清知县,
“杨复,二姐夫,兴化军掌书记。”
徐子先感觉自己脸快笑僵了,点头抱拳不停,几乎比打仗还要累。
怪不得赵王在自己前世汲汲求陈文珺为儿媳,哪怕是陈文珺与徐子文夫妻失和,赵王也从未为难过陈文珺一星半点,眼前被介绍到的都是近支亲戚,不管是昌文侯陈家的人,还是姻亲,都是相当亲近的关系。
稍远一些的远宗,还有一些较远的姻亲,今天这种场合都没的机会上前,可能就是在成亲的酒宴上介绍了。
一旦成婚,昌文侯府掌握的这么庞大的直系官僚势力,不能说为徐子先所用,但最少会是相当大的助力。
也怪不得这个世家大府,成为福建路排名第一的文官世家!
朝廷对这样的世家倒不是很忌惮,就算陈家没有封爵,这样的书香世家只要大魏不亡,肯定会有大量的子弟入仕为官,这是显然易见的事。
江南一带,这种从前朝到本朝的书香世家,一个家族几十个当官的,几百个举人秀才,这是相当寻常的事。
不寻常的,也是徐子先诧异的就是大魏并不强迫文武官员到异地为官,考中进士后当然不会随意让官员挑选职位,很多进士会在京师任半年左右的观风进士,学习诸监,寺,六部,三司,两府的政务推进的过程,了解京师的官场,半年之后,留京的多半是科考排名靠前的,大魏虽努力推行中枢和地方并重的政务制度,但几百上千年的传统难破,仍然是京官为重,朝官以留京为荣。
新进士留京,一般任从七品,正八品或从八品的职务,如果离京外放,一般来说吏部会将新科进士,不分文武,均放回本路为官,如果本路没有实缺,或是本人自愿,那就会放到外路。
这是太祖立国之时的理念,本乡本土为官,不存在语言不通,难以施政的弊病。将北方人放到福建,两广,怕是听懂方言都得花半年一年的时间。而百姓不懂雅言,不会说雅言的是多数人,地方官员不懂方言,如何施政亲民,如何判断刑案,料理钱粮,兵谷诸事?
只有到知府,知军州,或是军都统制,还有安抚使,巡按使,转运使,提刑使等高职时,大魏才一般以外地官员为高职。
中低官员本土人任职亲民官,可以迅速掌握地方,不太容易被吏员,豪强,宗族所制。中枢施政,容易得到贯彻。
大魏的财赋,军事,律法,基本上在这近三百年的时间里,能在地方得到有力的推行,和这个政策并非没有关系。
异地为官之策,起源于汉,原意就是汉的官员自治权力极大,太守为两千石大吏,在地方上掌控军队,行政,司法等诸多权力,能自己征辟官吏,对治下官员和百姓几乎生杀予夺。县令也是有极大的权力,若不加以制约,使外来的强梁官吏与本地豪强对立,而在本地选取官吏,那么很容易造成失控的局面。
这种地方官员权力太大,造成了东汉的诸侯林立的局面,自东汉之后,中枢逐渐收权,甚至地方官员俱要加中枢官职为荣誉,京官重于地方,地方军,政,财包括司法权逐渐上移,而且官员分别制衡,大魏亦是如此,哪怕贵为一路安抚使,也没有权力任命自己的属官,只能上奏知闻,由天子和两府决断。
这样的情形下,异地为官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就算造就出昌文侯府这样的地方巨族,只要其不掌握军队,哪怕官吏再多,分别制衡,也无法造成地方离心自立的格局。
当然这是正常的朝纲之下,若是中枢失去力量,地方也能迅速自立,崇德十四年之后,诸路纷纷离心离德,到十七年后,各路已经形同自立,这怕也是大魏太祖想象不到的事。
其实国政到了崇德十四年之后的情形,就算地方官员异地为官,意义也是不大了。
陈笃光本人倒是并无实职,只是在侯府帮着陈笃敬料理宗族家务,算是陈笃敬这个族长的副手。
能接纳徐子先进入昌文侯府,陈笃光等人也是亲赴南安,实地考察了一番。
得出的结果虽是满意,陈家也不会贸然和南安侯府结亲,一直到徐子先在江滩大胜之后,陈家诸人才真的下定了决心。
陈家除了寥寥几个任知军寨,防御使的武职官,多半势力还是在文官体系,而且朝廷经制之师的武官,本身掌握的力量得看在军中的声望人脉,文官世家出身的人,想掌握军队就要相对困难的多,就算是武臣世家,掌握禁军,厢军,也得用巧妙的手段,并不能为所欲为。
而徐子先的团练就不同了,从创建到指挥,全部由徐子先一手操持,团练上下武官,不是由朝廷任命,而是徐子先任命之后向朝廷举荐,所以指挥如意,上下一心。
这也是团练逐渐收紧的原因所在,毕竟这种地方武装非经制之师,朝廷难制控制,一旦落入世家和宗族豪强之手,很可能会带来不可测的麻烦。
徐子先是齐王一力支持,且本身是宗室,加上福建驻军太少,防盗太难,开办团练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大魏中枢实力不足,方有南安团练,并且可想而知的是日后的团练会逐渐放开,不象此前管束的那般严格。
对昌文侯府来说,自家的文官人脉已经相当充足,虽然家族子弟多半是中下层的官员,但彼此声气相连,对地方政务的控制可以不动声色的完成。
商业上陈家也是福建路的巨富,仅次于蒲家这样的庞然大物。
再有徐子先掌握一支强兵加入,彼此算是合作的关系,昌文陈家在福建路的地位更是不可摇动,连改朝换代都不必担心,这样的地方实力派,新朝也会安抚拉拢,只要选对了,成为千年世家也不足为奇。
唐开科举之前,很多河北的世家,崔卢王郑之类,都是从先秦两汉就开始经营家族,真的是历经千年不倒,昌文侯府,当然也希望能效法先贤。
对徐子先来说,与陈家的联姻一方面是感情因素,这个很重要,另一方面是陈家可以在官场人脉和商务上给他不小的助力。
至于他的南安团练,当然只能为自己所用,绝不会给旁人当打手,这一层意思,他也会与陈笃敬说明,如果真的到了乱世,应该是陈家依附他,而不是他依附于陈家。
相信真到了那个时候,陈家的人也会明白时势不同带来的变化,现在且不必着急。
陈笃光一一介绍完毕,徐子先上前与众人再见礼问好,也亏他记性极佳,介绍的那么多人,几乎是顺着方向一个个叫着称呼和尊称行礼过来,众人都有些诧异,一直以为徐子先只是宗室中擅长领兵和练兵的强悍武夫,从身形体态也看的出来,徐子先身上的武人气息相当浓厚,却是没有想到其有这样的一面。
众人诧异之余,倒是想起徐子先能作文章的事来,一时间有些隔阂的心思,也是抛到九霄云外。
---
今晚不断章了,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