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谁偷了我的皇位 > 第六章 三大劣迹

第六章 三大劣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谁偷了我的皇位!

第六章 三大劣迹

一、修建陵寝

接替首辅的是张四维,他任职时间不长,此后长期主政的是申时行。申时行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官僚,嘉靖四十一年(1562)廷试,因所对策论,词札兼美,被嘉靖擢为头名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万历初年,申时行就为万历所信用,虽不是开启日讲时的最初六位蒙师之一,但半年后便来到了万历的身边,是担任功课最多的讲官,很受万历的信赖和倚重。万历三年(1574)时,万历就曾手书“责难陈善”四个径尺大字,赏赐给他。但申时行为人城府极深,处世圆滑,性格懦弱,害怕得罪皇帝,从不强谏,顺从圣意。申时行总是顺着皇帝的意思做事,皇上总是称申时行为“先生”,不断赏赐些小礼物,执政的后期赏赐更加频繁,超过张居正,但他不敢就接受,屡次上本皇帝才没有封赏。

万历空有一腔的雄心壮志,朝廷事务事无巨细都必须按照他的意志去做,又不能很好的实用人才,在后期有长期怠政,不能合理的摆布人才致使国家机器无法运转,他又故意作乱,才导致来逐渐走向衰败。他亲政后急急忙忙干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为自己修建陵寝,曾四度亲临天寿山勘察,长达三十多年的修建,耗费巨资,使本来把本来富裕的财政拖向入不敷出的境地,这是他一生最不让人称道,最昏晕的举动之一。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市郊昌平县北十公里的地方,这里有一片连绵的青山,原名黄土山,是燕山的余脉,属太行山系。永乐皇帝把陵寝建在这里,还将黄土山改称天寿山,作为子孙世代营建陵寝的风水宝地。埋葬着明代的十三位皇帝。隆庆的突然死亡,让朝廷的大臣们猝不及防,仓促之间,连一个像样的陵寝都没有来得及修好,还是张居正亲自为隆庆皇帝选好的吉穴,这件事对万历的刺激很大。总是认为自己也会像父皇一样突然死亡,就决定趁着自己青春年少,抓紧将陵寝修好。万历十一年(1583)正月二十三日,刚刚亲政,万历给内阁下了一道谕旨,要于闰二月躬诣天寿山行春祭礼,勘选寿宫地基,起驾的时间就定在闰二月十二日。

万历驾临天寿山,首先按照明朝的礼节,拜谒各位祖宗的陵寝,又按照礼部的安排依次勘查了祥子岭、潭峪岭、勒草洼三处,每到一处都会认真勘察,仔细听取各方面人员的汇报,态度非常的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但这一次考察,对这三处似乎均不满意,无功而返,认为天寿山已没有祥瑞之地,想到别处寻找,在众大臣的劝说下,才勉强决定才让大臣们在天寿山试一试。谕旨:要大臣们再相吉地二三处,画图贴说,进呈御览。这时,由于张四维回籍丁忧,申时行继任首辅。申时行便和徐文壁会同礼、工部的徐学谟和杨兆一块前往。回京后,徐文璧、申时行二人具名汇报了此行勘查的结果。

九月初六,万历为勘定寿宫吉地,二度前往天寿山。决定寿宫吉地就选在大峪山,让申时行随即传谕礼部和钦天监知道。

吉穴已经选定,万历当然高兴,一时兴起,动用国库的金银大肆赏赐有功之臣,也处罚了一些办事不力的大臣。

为了得到两宫皇太后的同意,万历十二年九月十三日,他又携同两宫皇太后和众后妃从京城出发,随行人员无数,几乎朝廷全班出发,还有众多的警卫人员,声势浩大,规模空前。万寿山之行结果还是不错,两宫太后为儿子苦心孤诣选定的风水宝地连连颔首称善,寿宫吉地才算最后确定。

吉穴的选择一波三折,又有人提出异议,于是,又第四次离京向天寿山进发。万历不辞辛苦,沿着黄山、宝山、大峪山东井平冈一线,再查看了一遍,认为宝山与大峪山同为吉地,碍于宝山介于二祖陵之间,不敢僭分,故依旧还定在大峪山。经过这一次折腾,万历已经看出民主集中制的必要性了,如果不赶快下定决心,就永远不会定下了,到了该决断的地方就必须决断,千人做事一人当家,必要的独裁还是要有的,他说;“今外廷诸臣为寿宫事争言风水,夫在德不在险,从前秦始皇营骊山,何尝不求选风水,结果不久就被掘开,选求何益?我祖宗山陵及卜于天寿山,圣子神孙,都当归葬于此,哪来许多吉壤?我志定矣。”

吉穴定了下来,接下来的就是修建,修建工程旷日持久,历时五年,耗银八百万两,耗费人力财力巨大,才修建了这座规模宏大,豪华壮观的地下宫殿

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的万历,养成了好大喜功,追求宏大奢华的习惯,继承了祖父嘉靖皇帝的特点,大权独揽,唯我独尊,贪财富、慕虚荣,为一己之私而置他人于不顾,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他要求臣工们在陵寝的整体规模和形制将全部仿照永陵,在一些局部的细节上有了创新,其豪华程度一定要超过祖父的陵寝。

万历十三年(1585)八月,陵寝修建工程全面展开,朝廷调集了各地的班军轮番更代,每天役使的工匠军夫不下二、三万人。由于工地上军夫人数太多,影响了工程的进度,为了不窝工,合理布局,安排人力,兵部左侍郎杨俊民对他们分班管理。将在营副将六员分为三班,大峪山一员,大石窝一员,各以歇操之日,轮流查点催督,半月一换。山东班军行令连工三月,中都、河南班军一月一换。

朝廷的一切工作似乎都停止了,都在以修建陵寝为中心,这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皇帝不定时的要听大臣们的进度汇报,决断一切事宜。内阁大学士每月都有两人到工地现场看视,首辅申时行更是辛苦每次必往外,次辅以下每次轮派一人同行,几百名内外员役充当监工。

由于皇帝的再三催促,精心经营,众多的大臣工匠军夫夜以继日的工作,定陵基本上落成,很快就大功告成了。万历十七年(1589)的春天,陵寝落成,大事已定,皇帝打算陪两宫皇太后阅视,一是在炫耀,二是也想得到两宫皇太后的首肯,善始善终。当初确定吉穴时就争得过两宫皇太后赞赏,也想再征得她们的赞赏,两宫皇太后的话语在他的思想里具有很高的地位。这意思一经透露,立刻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工科都给事中张养蒙马上就上奏折陈述反对意见。张养蒙,字泰亨,号见冲,山西泽州人。万历五年考中进士的言官,少负才名,明习天下事,初选庶吉士,历吏科左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张养蒙深知皇帝寿宫工程的浩费,担心将来国家一旦有事财政将无力应付,忧国忧民,又得悉要阅视寿宫,心急如焚。皇帝出行可不能随随便便,朝廷众多的大臣需要跟随,还有各位王爷、后宫嫔妃,宫女太监,更多的护卫,惊天动地,耗费自然巨大,提出“费用不赀,乞銮舆暂停,俟大工告竣,通请阅临”。

万历也有自知之明,规模浩大的陵寝工程确实耗费了巨额的银两,已经基本上建成,也就没有在与大臣们纠缠,不同意也就罢了。到万历十八年(1590)六月大工告竣时,不再提重阅寿宫之事,没有举行任何庆祝仪式。大明朝举全国之力,全国各行各业都为定陵的修建出了不少的力,后来,给事中惠世扬、御史薛贞奉命前来巡视陵工,营建陵寝的开支已超出八百万两,是当时全国两年赋税的总收入。定陵的修建耗费了大量的钱财,让张居正辛辛苦苦积累起的一点家底给挥霍殆尽,张居正的在天之灵也会感到不安,咒骂这个无道昏君的。(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