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漠北布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明末白杆兵!
半个月后,马万军和马万山领着三万人马回到辽东,同时回来的还有十几船稻米。
马万军给军队放了三天假,他知道这些人跟随自己征战一年多还没有回乡探过亲,还有农民军的事情已经被马万良和马灭虏给灭了十多万了,他们已经向陕北逃窜,就说明已经遏制住了,出兵的事情就可以缓缓。
马万军在总兵府听马万明汇报,得知自己儿子前前后后的所作所为,心里很是欣慰。
马万明说:“军哥儿,现在灭虏他们又运回来1000多车财宝,价值三四千万两银子。
我们加上金银岛和吕宋群岛的开采,已经非常的富有了,甚至是非常庞大的数字了,但是这些钱我们怎么去用?”
马万军说:“筑城!从灾区招收能干活的劳动力,全部让他们到关外修建新城,并且承诺曾修建好了,给他们一处宅子,而且每个人都要把工钱给足了。
我们要从辽东的广宁城外一直向北修,每隔五十里里就修一座城市,十里长,十里宽就行了。
可以迁徙一些难民,他们可以去放羊放牧,也可以去开垦,那里的水系发达,粮食产出应该比陕北那边强的多。”
马万明说:“往北修城,修多远?修多少个?”
马万军说:“修到夏天的时候都挖不动土的地方就不修了。
就是北方有个地方全部是冻土,那个地方是非常难修的,我们暂时修在那里就行了,那个地方叫西伯利亚。
将来我们技术发达了,再继续向北扩张。最北方是真正的北海,就是北冰洋。”
马万明看了看地图,说道:“那已经属于漠北蒙古了。”
马万军说:“不错,我们就是要把漠北蒙古给吞并掉,而且你看到这个地方叫贝加尔湖,也就是苏武放羊的北海。
我们要沿着这个湖的北岸继续向西修,修到原来大汉边境的葱岭。
我相信大明的贫民很多,你每一个州县都去贴布告,说招募工匠、青壮去塞北修城,去的人先给一百两银子的安家费。
到塞北后工钱加倍,给他本人一半,给他家人一半,绝对能招到几十万人甚至几百万人帮你修城。
有这么多工人,那么我们辽东的人可以在那个城市去做工,可以去经商,甚至全国各地的人也都会跟着卖些小吃、卖布料,这些商人绝对会跟着走。
另外,我们也可以招募工程兵,所谓工程兵就是可以修路,可以修城,可以架桥,也可以打仗的部队。
他们的待遇和灭奴军一样,这些么这些人以后完全可以娶蒙古女子为妻妾。
蒙古的部落如果臣服,就允许他们存在,给他们修建城市,让他们服从管制,上交利税,不臣服的一律杀掉。
另外,我怀疑皇太极就是跑到漠北草原去了,我们这样一路修的城市,一路向北追赶,肯定会把他们灭了。”
马万明说:“大明温饱线以下的几百万人口都有,我们招募个百万人口还是没问题的。
那能不能允许他们拖家带口?按照份额给他们家里配备粮食,支援他们几年,他们会放牧了,或者说稳定下来,我们就不再管了,只要按月付薪水就可以了。”
马万军说:“可以,你想的不错,这些事情你自己做主就行了。
水泥厂生产量如果这边不够,可以从太行山,燕山甚至大兴安岭都可以找到生产水泥的地方,多建一些水泥厂,我们一定要把整个蒙古用城市给圈起来。
这个事儿由你来主导,我让马万山带着两万骑兵,还有大炮、热气球部队配合你们,保证你们的安全,还有他也帮你训练工程兵,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也许等城池修好十年之后或者二十年之后。
但是这一座座城池就是我们一座座丰碑,是留给后世子孙的财富。
对了,我让你统计的全国贪官的资料,统计清楚了没有。”
马万明说:“我们通过收买、安插细作,京城里所有的贪污资料已经有了。
各州县的正在行动,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
马万军说:“那就加大力度,多派人手,不怕花钱,可以在当地招募人手进行训练,我们的目的是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
现在有钱有粮食,一面进行赈灾,一面招收工匠,全部集中在塞外草原,等到三月份以后就可以动工。”
马万明说:“好,没问题,但是暗卫这些怎么办?我顾不了太多。”
马万军想了想,说道:“把暗卫交给马灭虏,这孩子不是已经懂事了吗?不要让他上战场了,让他把暗卫给管起来。
还有你们几个的孩子也都要送到灭虏的学校,和他们一起上学,让他们兄弟之间更加团结,等我们老了,将来他们能够支撑大明的天下。”
马万明说:“我明白了,你是想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甚至三代人的努力,让大明彻底的富强起来。”
马万军说:“是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愧来到世上一趟。
另外,商业这一块还是你来管理,让他们在南洋个岛建立商业据点,或者是成立商业城市,再结合江南的一些产品,慢慢的就形成了一个商业网络。
金矿总归是会开采完的,那么我们这个商业公司,就是源源不断的金矿。”
马万明说:“难道您所想的是建立一个像东印度公司那样的组织吗?”
马万军说:“是的,我们在漠北不一定完全靠杀戮,可以靠粮食的买卖,可以靠商品的交换,让他们公平的交易,可以给各个部落修建城市,当然他们要付出相应的报酬。”
马万明说:“明白了,你是想用经济捆绑的方式让他们离不开我们。”
马万军说:“不错,另外,还要招收一些不得志的秀才到每个城市教授文化,哪怕是蒙古人,也可以来学习,这样过个两三年,这些蒙古人也都变成了汉人。”
马万明问道:“是教授新学的内容,还是教授原来的关内的诗书的内容?”
马万军说:“当然不是新学的内容,新学的内容只有在大明普及以后,我们的武力和技术领先他们,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才能教授给他们。”
马万明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用通婚,用商业,用文化,用武力这四个武器,慢慢的把蒙古人变成我们的一部分。”
马万军说:“是的,准确的说,应该称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的主体永远是汉族,其他的回族、蒙古族必须是少数,明白我的意思吗?”
马万良立刻懂了,说道:“明白,肯定会把他们变成少数民族。”
三日后,马万军带着三万军队和粮食浩浩荡荡前往山海关,两千多辆马车,上面拉的都是粮食,还有三万军队护送的整个场面非常宏大。
沿途的这些城池都一律配合,那些商贩们特别喜欢辽东军队的出动,因为他们的消费量太大了,每一次都能让这些商贩赚的盆满钵满。
他们也变着花样的做出小吃、卤菜,各种水酒,各种特产来售卖。
在马万明的安排下,负责拉粮食的车营兄弟们一边慷慨的付出银钱,买他们的小吃和商品,一面和他们讲明年可能要在草原上筑城,到时候会有几十万工人在那里筑城。
那个消费量也是不得了,而且我们辽东的工钱绝对是全国最高的,所以想赚钱赶紧准备。
很多商贩一听,立即就说道:“如果真的,我们就带着乡亲们去那里做生意。”
从西平堡出发到京城加速的话,三天就到了,他们走走停停,用了十多天才到,已经完美的把明年的信息透露了出去。
这一路十几个城市的人都知道,明年马万军要在草原住建新城的事情,大的商户还看不上,但是中小商户就嗅到了商机。
而且他们听说会一直向北修,甚至会修道漠北蒙古那边,那就是一个长期的生意,很多人就开始以家庭家族为纽带,成立商帮。
辽东那边不论是马万军的辖区,还是毛文龙的辖区,甚至包括黑龙江以南的地方都已经知道,明年马万军将要在草原上连续修住几十个城市。
马万明把招收工匠、招收工程兵的事情,在整个辽东还有长江以北受灾的地方开始张贴布告。
十天的功夫,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了,马万军明年的动作。
京城里那些御史和文官分分的弹劾马万军,崇祯也是被马万军的手笔给惊呆了。
于是这个多疑的皇帝就琢磨马万军是什么意思?想要在漠北建国吗?还是有什么打算和想法?
文官们的抨击非常的严厉,不仅仅指责马万军挑起战端,而且还指责马万军富可敌国、狼子野心,而且手握强大的军队,将来必然是司马昭之类的人物。
崇祯这几天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他是非常害怕马万军造反。
皇后感觉到崇祯的不安,在了解情况以后,就笑着说:“陛下,臣妾敢保证,马万军不会那么做,而且他不是快到京城了吗?派人召见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另外我还有一个方法,把马万军和他的夫人们请到皇宫一起吃顿便饭,让他们把马雪儿和马明理也带来。
你看看马雪儿是不是可以和太子订婚?然后马灭虏可以和长平公主订婚,这样马家就死死的绑定在我们家的利益上。
只要他老婆孩子在,只要这两个孩子能够成亲,说句不好听的话,这个江山不仅仅由我们朱家的血统继承人来统治,同时也有他们马家的血统在延续啊。
而且臣妾的观察,马万军的财富从来都不是收刮民脂民膏得来的,而是他不断的发明,不断的经商赚取过来的,当然,还有他掠夺过来的。
你看看他儿子在西安施粥,镇济灾民。而且已经把农民军赶出了大明之外。
而马万军拉着两千车粮食还再去进救灾,说明他们一心为民,为国分忧呀。
再看看你那些王叔,哪一个不富裕的流油啊?襄王被张献忠拉走了几百车的财物,福王被李过拉走了几千车的财物。
你想想这些亲王是不是更应该去拯救灾民啊?但是有一个行动的吗?没有啊!
我感觉马家比那些王爷更加可以相信。
另外小马灭虏说的那些盐商,还有江南的商人,每个都富可敌国,但是这些人为国家付出了一点了吗?没有!
马灭虏这么小的年龄,都上战场去平定叛乱,那些国公、侯爷勋贵们呢,就知道挣钱,根本没有把大明江山放在心上。
皇上,你可不能乱来,我们要把马家看成最锋利的刀,斩杀大明周边的外患,斩杀大明国内的内优,然后再割掉大明身上的腐肉。
我们在派年轻的学子学习,马万军在辽东的施政方式,慢慢的国家就会富强起来,大明就会中兴。”
崇祯皇帝点点头,说道:“有道理,还是皇后的眼界开阔。”
皇后说道:“其实原先的我也想不了那么远,这些年,灭虏进宫不断的讲出一些东西,不仅仅长平和太子学习了,我也在学习,将来新学培养出的人才,绝对比现在的官员要强。
我甚至想等马灭虏回京之后,就安排太子和公主装扮成普通的人,每天和马灭虏他们一起去上学,一起去了解新学的内容。
也让太子能够在新学里面找到他所需要的人才,这些江山必定还需要他们来支撑。”
崇祯皇帝说:“皇后真是贤内助呀,你的思路、格局都那么广阔,朕也要向你好好学习,给我们的孩子留下一个富强的江山。
至于说出宫学习的事情可以考虑,但是等我招马万军进宫,把这四个孩子的亲事定下来,然后再进行培养太子班底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