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垂纶诀学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风雨有晴归去来!
刚走到门口就听见师父和几个老友在紫藤架下闲聊喝茶,初夏的紫藤花谢之后,枝叶繁茂,架下一片荫凉。
几个老人看见我来了,盯着鱼篓说:“有啥鱼啊?”
我大声喊道:“桂花家的鳜鱼。”
“去把它弄了清蒸,松仔”师父吩咐。
“好嘞,我这就去,你们等下多喝几杯”
我背着鱼篓往厨房走去,把鱼料理完上锅蒸。
然后又把师父配好的几道菜全部煮出来,加上鳜鱼总共八道菜,看上去很丰盛。感觉今天师父不像是请客这么简单,气氛总是有点不对,但是我又不好问。
开饭时师父坐在上位,我对着师父坐下位。等我把酒倒好,师父站起来对我说:“松仔!师父今天要你摆这桌谢师宴,因你不是本地人,离家又远,借我的地方给你准备的。”
我一听整个人呆住了,其他的人马上劝我向师父敬酒。我一听马上端起酒杯向师父敬酒,一边问道:“我就出师啦?怎么那么快啊?师父你是不是搞错了?还有两个月呢?”
“就不差这两个月了,你都已经学成了,记住祖师爷的话,切不可违逆,要心存敬畏!”
“我一定会牢牢记住,定不辱师门!”我大声回答。
“好了,话不多说,吃完饭清洗好衣物,后天吃完早餐回家吧!以后有时间常来看看。”师父接着安排道。
“嗯!”我不知怎么回答。我现在心里觉得很空,来的太突然了。想起师父各种好,心里不是滋味。
晚饭后,师父把我叫来关心的说:“如果回到家乡家里实在待不下去随时来师父这里生活,师父可以给你盖个房子或在城里买套房子。还有记得给你何云哥打电话。”
“ 我知道,实在没办法我或许会回来这里。”我诚实的回答。师父就再也没说什么了。
是啊。我十几年没回家了。对故乡几乎没有印象。只知道叫做中洲村。
我爷爷奶奶早故,我爸和姑姑相依为命,后来姑姑嫁到另一个乡去了。我爸在工地受伤一条右腿残废后,就行动不便,整个人都颓废了,彻底变成了酒鬼。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一家大小花完了赔偿款,靠姑妈接济我家。在我五岁的时候我爸醉酒身亡。
我妈是我爸在外地打工带回来的。我妈死了丈夫,带着我,受到村里人的排挤,那些人用恶毒的话污蔑我妈,最后我妈带我回娘家,又改嫁到外地。
我妈在娘家那段时间,饱受我两个舅舅舅妈的白眼,一个在世的外婆夹在中间非常为难。我和我妈住在一间小杂屋里,第二年我上学了,我妈让我和外婆一起住,她出去找工作,在一家工厂上班。每个月都给我们寄钱回来。
有一天她带回来一个男人,跟我说她要结婚了。就是我的继父,四十一二岁的年纪,看上去非常老实,名叫李城。他自己有两个儿子。我妈要我叫他叔叔。可是我不愿意。
最终我也不愿把户口上到继父那边,我也不愿改姓。我觉得我是我爸的儿子。
后来,我一直跟我外婆住,她老人家每天做好早餐等我起来吃完去上学。放假我就帮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的衣服自己洗。外婆专门买我喜欢吃的巧克力,但是要我躲着吃,不要被舅妈发现。舅妈知道了会凶狠的指着外婆破口大骂。我亲眼见过好几次,比泼妇还泼妇!过年过节从来不会把外婆接过去聚餐吃饭,更不要说送节了。都是妈妈快递东西过来。于是我发誓以后一定让外婆过上好日子。我的成绩一直不太好,每次考试名落生山。
外婆每次都安慰我:“我们松仔考的不错,下次一定比这次好。”于是我更加努力。要不然我怎么让外婆过上好日子呢?
我妈和李成生了一个女儿,五行缺金,就娶名叫李添金。
就在高考那年前两个月,我妈告诉我如果没有考上好学校就别读了,说她们压力大,条件只允许送最优秀的继续上学,我毫不犹豫答应了。我那时完全理解母亲的无奈。要不然也不会有我今后的路。
我成绩一般般都是有原因的,初中开始我就对生物这门课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植物的组织培养和分子标记育种。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觉得是非常有实用前景的技术,我专门和生物老师讨教那些实际的操作流程。还和生物老师培养出一批组培苗。还用秋水仙碱在继代苗中培养出一个新的品种花卉。
但是有一天那个花盆里的新品种花卉被老师拿走了,再也没有拿回来。后来才知道他以他的名义注册了新品种。也就是说他拥有这个新品种的品种权。我当时觉得他太卑鄙无耻了。还打电话问候了他全家。他心虚的挂了电话。
为了看到这方面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我就把英语学的很好,每次考试,只有三门课最好,语文,生物和英语,其次就是数学和历史,其他都很差。也许是我的选择太早了,致使偏科严重!
毋庸置疑,我真的很努力了,由于偏科太严重。高考没有考上重点大学。但是我没有后悔。我很快决定去学中医,这年我十六岁。
外婆给我介绍到一个深山老林的庙里学医,走山路要十几里。我就不理解为什么不修一条大马路。
庙不大,但很有年代感,古色古香,香火也不旺,老和尚年岁已高,八十多岁了,传说医术精湛高超。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大医院治不好的杂症只要老和尚开几付药下去,基本药到病除。闻名周边几个县市。老和尚把收的钱都做了善事。就是不肯修这条路。
我以前常和外婆也常来这里祈福上香。久而久之,老和尚也对外婆很熟了。
外婆把我领到老和尚面前时,老和尚正在闭目打坐。我们只好在山门外的石凳上坐着等。外婆叮嘱我:“当学徒要手脚勤快,要听师父的话,不要计较得失。这样师父才喜欢!”
我不回答,只是点头。
此时正是深秋,门外落木萧萧下。夹杂着鸟鸣和淙淙流水声,更显的寂静。
过了片刻,老和尚把我们叫进去。我扶着外婆就进去了。
“叫什么名字?”老和尚问道。
“卢寒松”我回答。
“你外婆把你送到这里,你自己可是愿意?
“我愿意!”
“我这里清苦,干活很累,还要耐得住寂寞,手机也不能用,一年回一次家。你还愿意留下来吗?” 老和尚接着说道。
“这不是问题,以后一切听凭师父安排。”我毫不含糊的回答。
接着我赶紧给师父跪拜作揖!然后我又朝观音菩萨拜了三拜。外婆也忙个不停,既是上香添灯油,又是朝功德箱捐钱。做完这些,我把带来的铺盖去后屋的床上放下,铺好。然后我就把外婆送回去,在路上,外婆嘱咐我要好好跟老方丈虚心学习。我认真回答外婆的每句话。把外婆送到家,下午我又赶回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