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回京,皇帝亲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周一品败家子!
牛二是洛阳城内的一个普通居民。
靠在洛阳周围的村庄收柴火到城内卖过活。
今天起一大早准备按往常一样出城收柴火。
但到了街上,却发现今天的洛阳城好像有点不一样。
按说以他起的这个时间,街上应该还没几个人活动才是。
但今天的街道上却是人头攒动。
拉了一个人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洛阳大街被封了,不让人走,人们只能从居民区绕,能走的路少了,才导致这边人变多了。
“怎么?洛阳大街能被封?我的天,出什么事了,这可是天子脚下啊,怎么有人敢这么张扬?”
“嗐。”那人却是回道。
“可不就是天子封的嘛。”
“啊?为什么?”牛二问。
那人却是答不上来,只让他自己去看。
牛二小跑到洛阳大街旁一瞅。
原来是这样。
搞封街的不是普通官吏,而是御林军!
其中夹杂着还有些宫女太监在其中活动。
难怪那人说这街道就是天子封的。
在街道两旁的小巷子里也有很多人在往街上张望。
其中很多人窃窃私语。
都是在猜测这封街的原因,但谁也没说个寅卯来。
牛二就有点犯难。
洛阳大街连接的洛阳东城可是他出城的必经之地。
如果要从其他的大门出去的话,绕很远的路不说,而且外面的路更绕,要去他习惯经常光顾的那几个村庄可会多绕出两三倍的路程来。
三绕两耽搁的,等到了可能都下午了。
下午很多人都会下地去,到时候要收柴火就难了。
他想了想,便朝着一个沿街道戒严的御林军靠过去。
悄悄塞过去几个铜板,打听道:
“军爷,请问一下这是何故封街啊?”
几个铜板虽然不多,但也可以去小店里站着喝碗清酒,再配碟茴香豆了。
所以收到礼的所谓军爷也就给了牛二一个好脸色。
“南下治灾的钦差要回来了,万岁爷下令封街。”
“算算着时辰快到了,万岁爷还要从宫里出来,亲自到城外迎接呢!”
“南下治灾的钦差?”牛二问,“可是去江南那位?就前段日子传得沸沸扬扬的柴薪论那位?”
“可不就是他么,不然谁还会有这么大的面子,连万岁爷都要亲自出来相迎。”当兵的答道。
牛二喃喃自语:
“那不奇怪了,那也难怪会封街。”
“那军爷你们有没有收到消息,这封街大概会持续多久?洛阳东门何时才可以进出啊?”
听到这么问,这位御林军脸上顿时出现得意的神色:
“这你可就问对人了。在这条街上,你问别人他们兴许还不知道呢。”
“只因我下午还有其他的差事要办,所以带我们的将军透露了消息,最多封到中午!”
牛二想了想,最多等到中午的话,等解封了从东门出去,到村庄的时间恐怕也和现在从其他门出绕路到的时间差不多。
既然如此就不费那个劲了。
节省点体力也可以少吃点饭,进而省下一些花销。
顺带也可以在这里等着,看看那个闻名天下的钦差长个什么样!
午时。
春夏交际的时节,即使是正午的太阳也不晒人。
项燕依然是带着刘衍和杨老管家三人轻装先行,驾着马车到洛阳东门的时候,只见门口庄严肃穆,摆了个好大的排场,像是早有人在那等着了。
但项燕三人也并不意外。
只因宫里的人其实已经快马迎上来给三人通过气,让这个时间准点到洛阳。
以免让圣上多等,也以免让圣上来迟。
虽然离城门口还有一点距离,但三人却是赶紧下了马车,快步走上前去。
毕竟是在天子面前,要是直接驾车到跟前那成何体统。
赵隆基等在洛阳门口,没有坐下,而是一直在站立眺望。
等身边的太监提醒来的人就是项燕时,赵隆基喜出望外,也一同迎了上去。
皇帝都在这了,出于礼法,百官也早就在东门聚集完毕。
赵隆基一上前,百官也就立即跟上。
等两人已经拉近到看得见彼此脸上表情的距离时,赵隆基摆出喜悦状,一边再提速向前,一边大声道:
“贤婿!一别多日,可真是想死朕了!”
项燕也是赶快脚下加速,也顾不得礼法了,也是直接喊起了亲昵的称呼:
“岳父大人!”
等两人拉上手时,项燕激动地跪下:
“臣,幸不辱使命,没有辜负陛下对我的期望!”
赵隆基激动地把他拉起来:
“好!好儿郎,好样的啊!要是我大周再多有几位你这样的贤臣良将,何愁天下不太平,百姓会不能安居乐业啊!”
“贤婿,一路辛苦了,今晚朕在宫中设宴,为你接风洗尘!”
项燕赶紧谢恩:
“谢陛下!”
等赵隆基和项燕寒暄得差不多了。
朝中各位大臣也纷纷上前道贺,夸赞项燕江南之治,居功甚伟。
只是有些人是真的为项燕高兴,而有些人就是皮笑肉不笑地,出于应酬的道贺了。
等跟这些人虚与委蛇一番后,项燕环视人群找起项国忠来:
项国忠看项燕在找他了,也是主动凑上前来:
“臭小子,你可算回来了,再在外面待一个月,恐怕天都要被你捅破了!”
项燕想到这段时间,自己肯定也给这位待在朝中的便宜老爸添了很多麻烦。
他在朝中肯定也压力很大。
而且还拿出压箱底的身家让项玉月带着南下帮他。
顿时心里一暖,十分感动,上前一把抱住了项国忠。
从小养到大的儿子突然做出这么亲昵的举动,项国忠也是一下子手足无措,手抬在空中,呆了一会才反应过来也抱住项燕。
等项燕和朝臣们寒暄得差不多了。
赵隆基上前拉起项燕的手一起往回走。
众臣们让开道路,跟在两侧。
赵隆基一直把项燕送到国舅府才停下。
这其间洛阳大街两侧围观的群众成千上万。
或好奇,或羡慕,或嫉妒,各种各样的目光落在项燕身上,他仿佛成了洛阳城今天的主角。
今天过后,在洛阳恐怕不会再有人不认识项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