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发明家 > 第二十四章 信王朱由检

第二十四章 信王朱由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发明家!

一路奔波,先走陆路从江西到杭州,然后通过京杭大运河走水路一直往北。

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李邦华才赶到京师。

虽然很辛苦,但好在没出什么问题,负责护送的刘侨也暗松一口气,他就怕魏忠贤那老狗会使什么手段。

到时候自己这官职保不住不说,很可能还会受到其他牵连。

刚在驿馆安顿好,李邦华整理了一下仪容,然后就迫不及待的要求进宫面圣。

天启热情的接见了他。

在李邦华见礼之后,天启连忙上前将这位三朝元老扶起来,然后直接道:“李卿,想必你已经知道朕召你回京的用意吧。”

李邦华连忙回道:“万岁是要微臣整顿京营,微臣必不负万岁信任,万死不辞。”

天启很满意这位老臣的赤胆忠心,又补充道:“偌大的关外,除了几座重城,已尽入敌手。”

“不过,关宁锦防线坚固,建虏不善攻城,短时间难以攻破。”

“而以辽东之产出,恐也养不活那么多夷虏,建虏若要破局,必会择机绕道蒙古入寇。”

“这个时间不会太久,短则一年半载,长则恐怕也不到两年。李卿练军,必以此为重,否则,我大明京畿,必将生灵涂炭。”

听了这话,李邦华猛的一惊,万岁何时有这般高见了?是受哪位高人指点?

这位高人可不得了,不但眼光毒辣,而且还让万岁坚信这不是危言耸听,是真的相信建虏会在不到两年内,甚至更短的时间绕道蒙古入侵。

而且,万岁也意识到了关内之军的糜烂,所以才想到要整顿、操练京营。

可是,这不是个简单的差事,京营的问题太多了,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操练出来,并能与建虏一战,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到时候建虏若真的入寇,京营一旦没有建功,必然会受到无数攻讦,轻则削官除籍,重则性命难保。

不过,李邦华却不怕这个,只要他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他便愿意去做,即便有性命之忧也不会退却。

如今京营之糜烂,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或一年两年的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整顿的地步。

而建虏入寇一次,就必然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京营阻止不了第一次,那就阻其第二次,阻不了第二次,那就阻第三次,但前提是京营得到了有力的整顿和精心的操练。

“微臣必全力以赴。”李邦华毫不犹豫的应下了。

不过随即,他就补充道:“万岁,建虏若绕蒙古来犯,必然势大,若有关外之军牵制,则能事半倍功。”

“枢辅孙大人、督师袁大人善辽东之事,有他们在,建虏必有所忌。”

“即便建虏还会绕道蒙古来犯,也会推后时日准备,并留下更多兵员留守辽东。”

天启没想到李邦华抵京后的第一次会面,就会劝说自己重新起用孙承宗和袁崇焕,他也知道李邦华说得很有道理,也知道这两人很有才。

但是,却不是时候,朕刚起用你李邦华,又迅速起用孙承宗和袁崇焕这两个极不受魏忠贤待见的人,这不是不停的给阉党上眼药吗?

步子迈太快的话,有风险的。

而且,对于袁崇焕此人,天启始终有些犯怵,既爱惜他的才能,又恐其自以为是。

这把刀能伤敌,但也能反伤自己,甚至伤得更深。

几个月前的宁锦之战,袁崇焕率领的明军取得了胜利,但是阉党早不喜他,于是便以他没有救援锦州为由,削除了大部分的封赏,而麾下将领满桂、赵率教等人则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对于阉党的打击报复,袁崇焕非常的不满,一气之下便主动辞官,魏忠贤求之不得,于是袁督师就赋闲在家了。

当然,这件事情和现在的天启没有关系,那是他穿越前一个月发生的。

不过,如果现在的天启想要启用他,也很简单,毕竟袁崇焕也没犯什么大错,而且确实有才能,再加上一句是太祖指定的人选,魏忠贤也没有多少理由阻挠。

但天启想了想还是算了。

这把刀,不到迫不得已的时候,还是尽量不要用,伤不起。

于是,天启便摆手道:“辽东之事极为复杂,此事暂且不议。”

李邦华还不死心,又急切的道:“万岁,既然建虏一年半载便会入寇,此事已迫在眉睫,请万岁早日定夺啊。”

“李卿之意,朕明白,此事不要再提,李卿将心思放在整顿京营上即可,其他事情朕自然会考虑。”

李邦华知道,天启心意已决,虽然很无奈,但也只能接受。

若半个时辰后,李邦华从宫中出来,心中的疑惑不但没有消除,反而越来越重了。

阉党并没有遭到清算,但他们却先后失去了锦衣卫和京营,而且还只是在最近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发生的。

确切的说,是从万岁龙体好转之后开始的。

是什么导致万岁要从阉党手中收权?而阉党又怎么会这般顺从的交出掌握在手中的重要权力呢?

难道是万岁意识到了阉党的权利过大,所以才想要用平衡之术来制衡?

可是到目前为上,被起用的东林党人,也只有自己一人,甚至明知建虏即将入寇,万岁也不愿意启用帝师孙承宗和颇有军略才能的袁督师。

如果真要制衡阉党,还有什么比启用这两人更合适的呢?

不明白,李邦华想不明白。

而且他感觉,今天所见到的万岁,与自己之前认识的万岁似乎不太一样。

今日的万岁更愿意谈论国事,也很关心国事,甚至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

澄清坊、十王府,这是成祖时期在此地建设的十个王府,作为未成年王爷在京的临时住所,因为王爷成年后就要去封地就藩。

十王府本是未成年王爷的集体住所,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如今的信王朱由检,因为皇兄朱由校的特别关照,所以他独自拥有自己的信王府。

由于是临时居所,十王府修建得相对简单,远不如藩地那些王宫的恢弘。

一驾马车在信王府门口停下,一个年轻的太监下车后,便急匆匆的冲向大门,门口守卫不但没有丝毫阻拦,还得恭敬的称一声“王公公”,因为此人正是信王的贴身太监:王承恩。

王承恩在书房见到了正在练字的信王朱由检。

看到王承恩进来,朱由检连忙放下手中的笔,迫不及待的问道:“王伴伴,消息打探得如何?”

王承恩缓了一口气,连忙回答道:“启禀王爷,李大人已经正式接管京营,阉党没有横加干涉。”

听到这句话,朱由检不由眼睛一亮,连忙道:“准备车驾,本王和王妃要入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