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城市赞歌 > 第十四章 传统与传承

第十四章 传统与传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城市赞歌!

今天是贺庄村的庙会。提起庙会很多人都会知道,甚至很多人还有或深或浅的印象。这印象也许来自于电视和电影中的场景画面,也会有不少来源自个人的真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贺庄这一带的庙会本也和电视或电影中表现的场景如出一辙,本也就没有多大的新奇之处了。

可是他们这一带的庙会又确实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

在这一带,不管村子大小都有传承多年的举办庙会的习俗。村子小的一年一次,村子大的一年两次或更多次。

不管一次或多次,在村上举办庙会的这一天,四面八方的商贩都聚集过来,情形类似于大多数农村地方上的赶集。但它又和一般集市不一样。因为这一天,村上所有人家的亲朋都带上礼物来村上自己的亲戚或朋友家祝贺。

做为主人,村上所有的人家都要摆上上好的酒菜来招待客人。其热闹程度远远大于过年过节,那种气派也不亚于娶妻、添丁、过大寿。

届时,村上还会请来远近闻名的戏班,歌舞团,杂技班……来村上汇演。从白天到晚上,热闹起来就是两三天不停。

在这几天里,村上的人们停止劳作,上班的请假在家,打工的不管路途远近都要返乡回家。都在家翘首企盼着亲朋好友的到来,来为自己和家人以及整个村子送来祝福。如果谁家来的客人多,就代表着一年里他家的喜事多,福气多,就引来村上左邻右舍的羡慕。

在这一带,这种传统的习俗传承了几千年,一代一代生生不息。之所以叫庙会,也来源于人们对神灵的信奉。大多数村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庙堂”,庙会这天,人们大都是来祭祀神灵的。故也就习称为庙会了。

贺村的庙堂也和附近其他村一样也早在“破四旧”的运动中被拆除了。至于先前“庙堂”里供奉过哪位神仙?现在连“庙堂”的影子都没了,更少有人知道先辈们是由何方神圣避佑的了。

传统的庙会传承至今,早已摒去了它的迷信色彩。人们之所以一如既往的热衷于它,也是寄希望于这种带有新文明气息的古老的活动,能继续传承下去,一代又一代传承永远。也更能传递那种祥和的气氛。

贺庄的人们都明了,说不定明年的此时,整个村子早就被城市化的脚步踩在脚下了。今年的庙会也将是贺庄作为原始的农村村落最后的集会了。村民们寄予了它更多更大的情思。

今年的活动理当更为隆重,听说村领导特地跑到省城请来著名团队来村上演出,里面当有名角献演。

白天大街上人挨人,人挤人,人流不断。四面八方聚来的商贩提前排好自己的摊位,井然有序的排列于大街两旁。四面八方的乡亲们有来串亲访友的,更有特意来赶会的。汇集在街面上,说说笑笑,走走看看。挑选些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用品,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好用的商品,从小到大,从大到小一应俱全。小到一锅针,大到每件家用电器,凡是你生活中能见到的,在此你就找的到。

千百年来,一地一方物资交流,经济发展就是以这种形式显现的。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近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年经济的飞速大发展,人们尤其村民不再依赖于此种形式作为主要交流和发展的手段了。他们有了更多更好更快的形式来发展地域经济。但是他们那种亘古不变的情怀,还能促使他们愿意不辞辛苦的来这里买卖物品,交流情感。也便形成了带有乡土气息的地域文化。

村子较为宽阔的空地上,早几天就搭好了戏台,无论是戏曲、歌舞、杂技都是免费观看的。很多人在此住脚观看欣赏,在这种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氛围里愉悦。其中也不乏从城区特意过来观看节目的城里人。在他们看来这里有比电影上,剧院里更精彩更吸引人的节目。

本来喜来是约了王晓霞和赵家兴他们来观看了,可是晓霞上班再加班,没有时间过来。赵家兴白天没空,也只答应晚上过来。

赵家兴的到来使喜来很高兴。他还带来一位女孩。

这位女孩,修剪整齐的乌黑亮丽短发述说着无限的青春;乌黑明亮的大眼睛,晶莹剔透,告诉人们她所拥有的那份天真和烂漫。

穿着朴素,不饰粉黛,似处世不深的学生般文静。

这位看上去恬静,纯真的女孩叫魏囡囡,早先家兴提起过的魏老板的小女儿。

魏囡囡出现在喜来面前后一瞬间,喜来暗自拿她与自己心中的闫丽做起比较:闫丽和囡囡都是农家土生土长的媚女子,然而两个人那各自的“美”却大相径庭,相比之下眼下的魏囡囡是位单纯的美女子,而现在的闫丽更是个成熟妖艳的女人。魏囡囡的美出自一种感性,闫丽的漂亮来自那种性感……。

喜来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第一时间拿两个女子做起比较,也应该是眼前的囡囡是自己朋友的女朋友而闫丽在自己心中也有同样位置的原固吧。虽然长时间以来自己对闫丽在自已心中的定位是予盾着的……。

――赵家兴和魏囡囡并没有开车,而是骑电动单车来的。囡囡出门不愿坐在车里,他觉得骑上单车自由自在,任由自己的心情无限制的放飞,十分惬意。象自己小时候在家乡那鲜花烂漫的旷野上,放飞着青春,放飞着梦想,欢呼雀跃。

三个人一起来到白天那繁华,喧闹的大街上。大街上的商贩们早已退却,大街的中央挂上了放电影用的白色影幕。看到它就不由又勾起喜来儿时记忆。

那时自己跟着爹娘或哥姐不辞辛苦的跑数里地,蹲坐在密不透风的人群中,津津有味的看完每场电影。披着星,戴着月走在回家的路上,满脑子还是电影中的场景,一路听着大人们对电影上人物和情节的议论走回家,带着无尽的回味走进梦香。

这种场景不单在喜来的心中和家兴的心中,还是囡囡心中也都成为童年美好的回忆。

囡囡也是自小从农村长大,只不过她现在已经被父母彻底从农村带到了城市。他可以自豪的和同龄人讲她是城里人。但农村那份乡土乡音还没有彻底从她身上褪去。她的纯真也正来源于农民特有的质朴纯洁。

荧幕前聚集的人并不多,又放了老片子,稀稀拉拉的观众也慢慢散去。能够静下来坐在那里正儿八经的观看的人越来越少,大多数是站着或”打游击”似得来回游荡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站着观看了一会儿,三位年轻人也不愿再坚持了,于是随着人流游荡着走开了。

临时搭建的戏台上,还在“咿咿……呀呀……”继续着白天的演出。从白天吵到晚上,一整场的梆子腔。”咿呀……呀”的比那”国粹的“咿呀”声还让人听不上耳。只唱的台前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也只有那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固执的喝着彩……

喜来他们三个人也不愿在戏台前逗留,刚开场的歌舞声吸引了他们。也同样吸引了更多人来观看。

舞台也是临时搭建的,就位于戏台的不远处。舞台前男女老少都有,人多的让喜来他们一时挤不到跟前,也只有远远的望,静静的听。

一曲《春天的故事》开罢场,赢来掌声一片。接下来舞蹈更是引人注目,自然也多是年轻漂亮的姑娘们,抬手动足,扭腰翘臀,十分动人。

歌一场,舞一场,……歌舞又一场。轮番轰炸你的眼睛,耳朵,还有你的身和心。

节目越来越精彩,歌声更加动人,舞蹈更加好看。然而,演员尤其女演员身上的衣服也越来越少,甚至少到喜来和家兴的心都要“崩!……崩!  ”跳了。

此时囡囡拉起赵家兴的手要回去,再看她的脸微微泛着红,好像有些感冒发烧的样子。于是三个人转身离去。

三个人一起向回走,喜来还在想:歌也罢,舞也好,衣服未必非要穿那么少吧?如果这也算是文明,那这文明进步到”原始”了。

送走家兴和囡囡俩个人,喜来回到住处。贺大叔好象也是刚刚回家来,其他房客多数还在外面没有回来。

那对山西夫妇劳累了一天收工回来就休息了,只是贺大叔白天招待了一天客人,还不觉累乃绕有兴致地在街上逛了一番。

见喜来回来,就兴致勃勃地谈论起街上的景象,当然,贺大叔感兴趣的不是电影上放了什么故事片,更不是舞台上唱了什么好歌曲又跳了什么好舞蹈,而是戏台上那出邦子戏《打金枝》。一个劲地称赞那老生唱得不错,真有点当年“银达子”的味道。说到高兴处还随口高唱上一声:“这一件蟒龙袍真真可体,它本是你丈母娘亲手儿做来的……”那声音那姿态还真是那么回事!喜来倒觉比外面那舞台更有意味!……

喜来坚持听完贺大叔的演唱,就回屋休息了。

喜来作为一个外乡人,和整个贺村的土著居民一起兴奋了三天。三天以后,整个贺村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喜来也照旧忙于城里城外来回奔波。

王师傅的修理部所在的位置也被开发商看中了,马上就要开发成商品楼了。

主管部门下达了拆迁通知,王师傅的修理部不能再经营下去了。

闫丽得知喜来暂时无事可干,便邀他来自己店里做事。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