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聊斋新译 > 四十三、金陵女子

四十三、金陵女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聊斋新译!

金陵女子

在沂水县有一位姓赵的人士,名字不重要,就叫他赵某吧。

这位有一天进城办事,回来的路上见到一位女子在路边哭泣,哭的非常伤心,就吸引了赵某的注意。

赵某仔细一看,这女子长得十分漂亮。美人哭的是梨花带雨,他就动心了,也不赶路了,站在那里直勾勾的盯着人家看。

女子也注意到他,抽抽搭搭的说:“这位公子,你不赶路,盯着人家看什么?”

赵某赶忙把早就想好的词句说了出来:“我看这荒郊野外,渺无人烟的,你一个姑娘家,在路边哭的如此伤心,定是有什么困难之处,我怎么能忍心装作看不见继续赶路呢?”

女子止住了哭,说道:“公子说的是。我因为丈夫亡故,膝下又无儿无女,孤身一人日子难过。刚刚去投奔一个亲戚却未寻到人,回来路上思索将来不知该如何是好,想到伤心处便哭了起来。”

赵某说道:“原来如此,夫人节哀。看你年纪并不大,无儿无女无牵无挂,何不再另寻一贤君呢?”

女子轻叹一声:“我一孤身女子,无亲无故,我如何再择郎君?我现在就是想但能寻一个存身之处便好,哪怕是给人做妾也罢了。”

赵某就等她这句话呢:“夫人若有此想法,我赵某不才,家中尚且有几间闲房,不如你来我家安身可好?”

女子仔细打量了他一番,觉得这位面相举止上还到不像个坏人,便点头应允了。

赵某很高兴,说道:“那既然如此,你且在此稍候,此处距我家还有不少路程,你这鞋弓袜小的不便走长路,我去寻一辆车马来,载你回去。”

女子摆摆手说:“不必了,我挺能走的。”说罢便迈开大步向前走去。这女子走的还真不慢,姿势也好看,轻飘飘的感觉,跟仙女似的。赵某看了一会儿才回过神,赶紧撵了上去,两人一路闲聊,便回到了赵某家中。

到家之后,两人便同夫妻一般的生活起来。这位女子也很是贤惠,推磨担水,洗菜做饭,清洁打扫样样拿手,麻利勤快。日子一晃两年多就过去了。

这天,吃罢早饭,收拾完碗筷,女子忽然对赵某说:“感谢郎君的宠爱,我在这里叨扰也将近三年了,如今我也该走了。”

赵某一惊,说道:“娘子先前不是说你无处可去吗?如今你能到哪里去呢?”

女子说:“先前我那只是随口说说罢了,我还能真没个家么。我父亲是金陵的药商,如今我要回去了。倘若你想与我再相见,你可带些药材到金陵去找我,我也能给你卖点好价钱,做个路费啥的。”

两人本就是半路夫妻,没名没分的,现在人家要回家,赵某也不好拦阻,只好说道:“那娘子在家稍候,我去雇辆车马载你回去。”

女子说道:“郎君不必麻烦了,我走着便是。郎君保重,后会有期。”说罢就出门走了,赵某还想说点什么,赶忙追出来,不曾想竟然没追上。那女子走的飞快,一会儿功夫就消失在他的视野中了。

又过了大半年,赵某思念深重,于是便在集市上随便的买了一些药材,雇了一辆车奔金陵而去。

到了金陵,他把药材寄存在旅店当中。来在街上漫无目的的乱转,看到药铺就进去询问那女子的事情。等来在某间药铺门口之时,还没进门,老掌柜的便迎了出来,口中还说到:“贤婿来了,快屋里请。”边说边把他就迎进了后院。

院中一位女子正在洗衣服,赵某一眼就认出来正是要找的人。可是那女子却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也不哭也不笑,也不跟他说话,低头继续洗她的衣服。

赵某有些生气,心想这女人够薄情的,这么久不见,我来找她,竟然都不搭理我,看来我不该来啊,转身就要离开。老掌柜赶忙将他拉住,冲那女子说道:“你看这是谁来了?你也不招呼一下。”

不曾想那女子这次连头都没抬,也不吭声,还是继续洗着衣服。老头脸上也有点挂不住了,又说道:“你这孩子,别洗了,快去准备些酒菜,我要好好招待招待姑爷。再去多多拿些银两,给他日后花销使用。”

这下女子有了反应,她擦擦手,起身没去准备酒菜,而是来到这两人身边,跟自己的老爹说道:“他的福分薄,你给他许多他也消受不起,少给一点就好。你再写几个药方给他带回去,就足够他吃穿受用一辈子了。”

老掌柜听完有些尴尬的样子,不知该怎么说才好,只好岔开话题,问道:“贤婿此来可有带着药材?你放在何处了?我命人去取来。”

赵某还没来得及接话,女子先接过话说道:“那药材我早就给他卖完了,钱在这里。”说着拿出一袋银两递给了老掌柜。

老掌柜愣了一下,又把钱递到了赵某手上,说道:“你看看,我这……这你拿着,在此稍后,我去去就来。”

老掌柜进屋去了,一会儿就出来了,手上拿着一叠纸,递给赵某,说道:“委屈贤婿了,实在是失礼。这些药方你拿着,这都是些良方,治病救人积德行善,也能让你有一份收入。你看我这还有家事需要料理,贤婿也已离家多日,家中定是万分挂念,还是早早回去了吧。”说完便把赵某送出了门外。

赵某也不是那种死缠烂打之人,一看人家虽没有感念旧情,但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低头叹息一声回到了旅店。一问掌柜的,不久前确实有人来把他寄存的药材都提走了。虽说这让他有点奇怪,但是也没有多想。收拾行李就回家去了。

到家之后,他把那些药方仔细看了看,遇到村里人有生病的,也正好是药方能治的,他就抄写一副给人家。结果百试百灵,他倒成了村里的名医了,也有了一份固定的收入。

据说到现在沂水那里还有人记得他的方子。比如用蒜臼子接屋檐上流下的雨水拿来清洗疣赘,就是他当年的药方之一,效果还不错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