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新政(4)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这个乱世不好混!
高远的文采很好,奏疏写得也很是详细,他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写出这份奏疏,足可见其过人的才华。
太监高声读完了,文章很长,他念的也口干舌燥,一点也没有注意到台下太子宋构的表情随着他一声声的朗读而变得越来越难看。
“父皇,高太师所言与儿臣无关!”
太监才读完,太子宋构便急忙向皇帝出言解释。
“哦,那皇儿你认为高爱卿疏中所论王仲辅的改革如何?”皇帝摸了一下自己下巴的胡须,若有所思。
“儿臣斗胆,高太师之论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无法否认王仲辅改革实为当下救国之一剂良药,儿臣认为,王仲辅之改革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
宋构先是向皇帝澄清了高远上这份奏疏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授意,撇清了与他的关系,后又出言夸赞了王仲辅改革,说是对国家和朝廷的大好事,这也算间接赞同了皇帝的旨意。
“老二老三,你们呢?”
皇帝听完嘴角露出了一副微不可察的笑意,后又看向其余两位皇子。
其余两位皇子本就不打算违背皇帝的旨意,又看眼下发生了这样的事,便更不可能反对了,互相对视了一眼后,一同说道。
“儿臣亦是”
皇帝见自己目的已达成,三个儿子都表示了对变法的认同后也没了再谈的兴趣了,遂让众人先行回去,讨论变法的事等到明日早朝再议。
太子宋构出了宫门,一路上脸色阴沉,十分骇人,吓得一旁伺候的太监和宫女大气也不敢出,生怕一不小心就触到了不该触的霉头,等入了太子府,他的脸色才缓和了稍许。
他已经想明白了,自己父亲对此次变法的决心很坚决,无论如何都是要变的,至于高远,亏自己还以为他是个聪明人,明日之后是死是活,他也没有那个心思去关心了。说也奇怪,自己的老父亲皇帝都当了一二十年了,早不变法晚不变法,偏偏是在这个临了到头时候变,是何用意啊!
第二日,早上的朝会如期举行,没有再出现什么变故。
官员们如数到齐后,按照以往流程,各自开始了奏事,每个人都好似在忙,但其实所有人都在等,等皇帝提出那个想法。
果然,当讨论完西北旱情,布置好赈济救灾的事后,皇帝宣布了他的决定,将任用王安为相,实行变法,并让王安将自己变法的内容和措施,详细的讲与朝堂中的各位官员。
王安之前已得皇帝授意,听后遂拿出了自己准备的奏本向大臣们宣讲了起来。其他官员前两日虽已从各自渠道听闻了一些变法事宜,但并不仔细,当听见变法的正主将要说话时,纷纷竖起耳朵,仔细听了起来。
当然,这些人中并没不包含高远,他看似老神在在,仿佛马上就要睡着的样子,但谁也不知道,他宽大袍服下的手攥的紧紧的。
“诸位同僚,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开篇便给在场的大臣们来了一记重拳,说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前人制定的法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制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还说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说完后他又继续说道。
“诸位,本次变法,目的有二,富国耳,强兵耳”
“富国其一,青苗法:若百姓缺少粮、钱,可先向官府借钱,谷熟后还,每年分二期,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加息。”
“凡此皆以为民,而公家无所利其出,亦先王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裒多益寡,而抑民豪夺之意也”
“富国其二,募役法: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使农时不夺而民力均,并在灾害之年可以募人兴修水利,即既足以赈救食力之民,又可兴陂塘沟之费。如此一来,原来轮充职役的农户可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富国其三,均输法:以发运之职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以此改变富商大贾因时乘公私之急,以擅轻重敛散之权的局面,可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于公上。”
“富国其四,方田均税法:“方田”既是每年九月由各地县令负责丈量土地,按肥瘠定为五等,登记在帐籍中。“均税”以“方田”的结果为依据均定税数。凡有诡名挟田,隐漏田税者,都要改正。”
“富国其五,农田水利法:奖励各地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建立堤坊,修筑圩埠,由受益人户按户等高下出资兴修。如果工程浩大,受利农户财力不足,可向官府借贷“青苗钱”,按借青苗钱的办法分两次或三次纳官,同时对修水利有成绩的官吏,按功绩大小给予升官奖励。凡能提出有益于水利建设的人,不论社会地位高低,均按功利大小酬奖。”
“富国其六,市易法: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贷,以田宅或金帛为抵押,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百分之二。”
“可先由朝廷出资一百万贯,先后在开封成都广州扬州等城市设立“市易务”,平价收购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同时,商贩只要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就可以批赊官库里的某些货物到各地出售。年出息二分,过期不还,每月罚款百分之二。”
“市易之法成,则货赂通而国用饶矣”
“强兵其一,保甲法;乡村住户,不论主客户,每五家组成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家有两丁以上的出一人为保丁,以住户中最有财力和才能的人担任保长、大保长和都保长,同保人户互相监察。农闲时集中训练武艺,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
“强兵其二,将兵法:自今年始,在北方各路陆续分设100多将,每将置正副将各1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凡实行将兵法的地方,州县不得干预军政。”
“此法实行,可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军队的战斗素质。”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强兵其三,保马法: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每户一匹,富户两匹,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马病死则要赔偿。”
“强兵其四,设军器监:由朝廷下令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从此,武器生产量增加,质量会也有所改善。”
“陛下,诸位同僚,此存亡之秋也,若诸法皆成,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何愁帝业不兴,国运不昌啊!”
王安详细的介绍完之后,又向龙椅上的皇帝和身旁的诸位大臣言辞恳切的说了一句,许多大臣在听闻他的介绍后,若有所悟,一些人还不时的作点头抚须状。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变法将在此次朝议通过时,高远说话了。
“陛下,各位同僚,老夫认为不可。”
“哦,高爱卿有何高论?”高远等的就是皇帝这句话,等皇帝问完之后说道。
“陛下,王仲辅方才所言富国强兵之论,微臣不敢苟同,强兵暂且放下不表,先论富国。”
“其一,按王仲辅所说,百姓缺少钱粮,由朝廷借钱给农户,可若地方官吏借粮时而粮价高,还时折钱输纳而粮价低,利息在无形中增加了许多,何以富国。”
“其二,若官府收息钱过急,如他所说正月放夏料,五月放秋料,而所敛亦在当月,百姓得钱便出息输纳,实无所利。”
“其三,朝廷虽从中获得大量利息,但私营的大小商贩则不是无利可图就是赔本,甚至负债累累,纷纷破产。假若差官逐日监卖,分取牙利,又当如何!”
“其四,若推行变法,势必会建立众多机构来推行新法,朝廷本已被“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困扰不堪,如变法,则会更加力不从心,靡费不知几何,谈何富国。”
“适才王仲辅所言,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但微臣以为,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此番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
高远说完朝着皇帝深深稽拜了下去。
皇帝在听了高远的发言后,似也有些触动,但高远的这些理由还不足以让他放弃。
他看了一眼台下的王安,王安还是那副样子,身形挺拔,站的很直,神情坚毅果敢,仿佛有无穷的动力和永不屈服的意志一般,心中也有了决意。
“众位爱卿,可还有不同论者?”
台下大臣无人应答,就连往日最赞同高远的一批官员也没有出声,高远隐藏在袍服下的手攥的更紧了,他感到了一种被人背叛的耻辱。
“拟指,三代圣王之法亦有弊,国家承平百年,安得不小有更张?变法之事事关国本,宜早不宜迟。”
随着皇帝的发言,此次变法也被下了论调,王安等大臣随即也开始齐声说起陛下圣明之类的好话来。
高远呢!虽一时受挫,但他并没有打算放弃,而是在等待这机会,他已经等了几十年了,不差这点时间,变法才走了一小步,以后的变故还多得很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