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福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零新婚夜,糙女俏汉真香了!
沈潮尘自嘲一笑,眼里的光已经不见了。
“尘尘,你还不明白吗?清月的确是因为你妈做的事情生气愤怒,可是到了现在,人家已经不在乎这些事情了,咱们和人家真的是两个世界的人了,你能明白吗?”
沈父实在是没办法看着儿子陷入妄自菲薄之中,只好把这些鲜血淋漓的真相告诉儿子。
沈潮尘坐在沙发上,偏头去看那件羽绒服,心里除了酸涩,更多的是落差。
他已经很努力了,朝着自己的理想奋斗,想好好念书,将来可以成材,可是他现在铆足了力气,似乎也追赶不上阮清月的脚步。
她比自己优秀的多,她聪明,她睿智,她果敢,她刚毅,她更有才华,若不是她出生在乡村之中,如今的她只会更加优秀。
沈潮尘想到这里,悠悠叹了一口气。
“爸,我觉得我根本配不上清月,她那么优秀,那么好,她值得天底下最好的人。”
沈潮尘说完后颓靡的起身,把挂在客厅衣架上的羽绒服拿起来回屋,仔仔细细的把衣服收拾好,放进了柜子最显眼的地方摆放,而他自己,又把以前的棉衣拿出来放在一旁,看样子是打算不再穿羽绒服。
随着鞭炮噼里啪啦的炸响,院子里面都是硝的味道,有些难闻,却也洋溢着喜气。
“来,饺子出锅了。”
胡梅在厨房里面喊了一嗓子,阮清月和两个孩子一起去厨房端饺子。
“这饺子可真香。”
阮清月闻着就食欲大开,饭桌上摆了整整八个大盘子,全都是肉菜,桌子一脚放了一把已经剥了皮的大蒜,老太太在桌边坐着,笑的合不拢嘴。
强子拿着一盒火柴进屋来,脱了棉衣往屋里走,高兴的不行,很快一家子都坐在一起吃饭。
“今儿是大年夜,到了明天,就是新的一年了,新的一年,咱们都得顺顺利利,健健康康,吃饭。”
老太太作为长辈说了几句贺词,立刻就开始吃。
两个孩子这大半年都长得越来越好了,皮肤白净不少,长高了一些,就连身上都多了几两肉,再没像之前一样的抢着吃东西。
阮清月夹了一个饺子,一口咬下去,咯噔一声。
阮清月只觉得门牙都要被硌掉了,脑门儿都跟着震。
“阿姨吃到钱了。”
坐在阮清月旁边的小姑娘看着阮清月把硬币吐出来,喜气的很。
“这饺子里面还包了钱啊!”
阮清月有点不敢相信,这才吃第一个饺子,也太巧了些。
“是啊!这是福钱,寓意着新的一年有福气,前程似锦,快收起来,回头洗干净了放进绣包里面带在身上。”
胡梅笑眯眯的看着阮清月,给阮清月解释这福钱的寓意。
阮清月听了也高兴地很,连连点头,认认真真的收起来。
没过一会儿,两个孩子纷纷吃到福钱,阮清月看着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饺子里面恐怕包了不少钱,为的就是一个高兴,讨一个好彩头。
一顿年夜饭吃的高高兴兴,吃饱了饭,阮清月带着两个孩子到院子里面去玩,之前买的烟花全都派上用场,专门留在这一天放了高兴。
老太太靠着窗台坐着,等着看院子里面的响动,胡梅收拾着屋子,强子站在门口,想跟着一起去玩,可是看着阮清月带着孩子一起玩,他也不好上前去。
随着烟花嘭的一声飞上天空炸开,院子里面一片欢声笑语,阮清月陪着玩儿了十几分钟,就逐渐失去了兴趣,只站在一边看着,让两个孩子自己玩。
没一会儿的功夫,强子就凑上去,领着两个孩子玩儿的高兴,阮清月靠在屋檐下看着天空上炸开的礼花,红红绿绿的颜色很喜庆,烟花炸了一阵子,天空之中一闪一闪的礼花慌忙映衬在阮清月这张精致俊美的脸上。
阮清月看着烟花,心里忽然之间升起一阵酸涩之感。
以前过年的时候她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煮一碗饺子,隔着玻璃看着别人家的烟花。
今天这般还是头一回,又高兴又难过。
街上热热闹闹的,旁人家的小孩都提着自家做的灯笼在外头跑着玩,这两个孩子也想要灯笼,围在强子身边要。
强子看了一眼人家孩子的灯笼,要么是从集市上买的,要么是家里人用罐头瓶子给做的,自家根本就啥都没有,这可怎么是好。
过年前几天婚庆公司那边忙的都要冒烟了,年货都是胡梅自己去置办的,这会儿孩子突然要,他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阮清月转头进屋去。
“嫂子,家里头有没有灯笼啊!孩子想要灯笼。”
胡梅一下子愣住了,遗憾的拍了脑门一下:“我把这事儿给忘了,就给这俩孩子买了点彩灯挂在屋里,把灯笼给忘了。”
胡梅有点着急,赶紧跑到堆放杂物的地方去找东西。
阮清月跟着过去,只看见了一些专门做扫帚的竹坯子,其他的啥都没有。
“这可咋办啊!我这事儿给忘了,这大过年的,可不能让俩孩子哭啊!”
胡梅急的很,阮清月眨眨眼睛,一下子来了主意。
“好说,嫂子,这些竹坯子我拿走几个,给他们做一个不就得了,让他们去我那屋吧!对了,那彩灯给我摘下来几个呗!我给他们做一个吹不灭的灯笼。”
阮清月征询胡梅的意思,胡梅连连点头,高兴的很。
“好好好,清月你还会做这个呢!你咋这么厉害啊!”
胡梅赶紧帮着阮清月把竹坯子拿走,她原本也没指望阮清月能做出什么东西来,反正先把两个孩子给糊弄过去,可不能让他们大过年的跟家里头闹不高兴。
“就是突然想到的,我也没做过,不知道会弄成啥样呢!”
阮清月拿着东西回屋,把自己之前收集的布料全都拿出来,找了半天,终于是找到了半匹橘红色的绸纱。
竹坯子被阮清月又劈开好几层,变成一小条一小条的,也就是筷子那么宽,两三毫米厚的大长条。
→